各个时代的年轻人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需要有专人照顾,家里有条件的当然无需发愁,不管是不工作自己带还是雇人帮忙带,钱能解决的都不能成为问题。 但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家庭是没有多余或者足够的钱来支撑这么一项不小的开支的,房贷车贷人情债已经把年轻人的发际线熬的招架不住,为了缓解这种局面,大部分人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帮忙带娃,这样不仅可以省下一笔开支,也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 只是这就增加了两代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年轻人嫌弃老人思想陈旧,老年人嫌年轻人不知好歹,再加上生活习惯和教育等各种问题,没有一个聪明勤快点的中间人调和,矛盾自然少不了。 其实如果年轻人能站在老人牺牲自己的生活都要来帮忙带孩子的份上,不管带好还是差应该都能从内心得到安慰,对于愿意主动帮忙的父母和公婆,都要充满感恩,而老年人将自己代入到儿媳或者女婿的角色,只管带,对于父母教育方面不指手画脚,问题自然也会少很多。 01小艺和丈夫结婚生育了两个孩子,因为结婚公婆为了给他们买房欠下很多外债,她和丈夫为了还债到城里开了家面馆,生意不大,利润也有限,夫妻俩就没舍得请人,无论多脏多累都是夫妻俩一起扛下来。 
大儿子已经上学,他们带在身边,不到一岁的小女儿一直是由姐姐帮忙抚养,把孩子扔给亲人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生活已经很困难了,但凡能带在身边,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离得那么远。 可即便有姐姐的帮扶,小艺的身体还是出现了问题,生下女儿她没怎么休息过,身体虚到极致,手上出现很多流血的小口,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她目前的身体状况不能再继续劳累下去,必须回家休养,否则会将体质越拖越垮。 无奈之下,她只得求助公公,希望他能去城里几个月,帮忙接送下孩子,再去面馆里帮点忙,却遭到了公公的拒绝。 公婆因为感情不和,婆婆已经独自在外打工多年,家里能指望上的只有公公一个人,小艺哭着央求他,她觉得人只有身体好其次才是挣钱,哪怕是去一个星期,也能让她缓缓,暂时得到休息,可不管怎么说,公公就是不同意。 公公王先生说:“我帮你带,那是亲情,不帮你带,我不触犯法律。” 
小艺的丈夫洋洋也承认,按照法律要求他们让父亲帮忙看孩子的要求确实很过分,但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孩子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帮忙照顾。 可父亲还是不愿意,在他看来,之所以不愿意去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儿子洋洋脾气不好,他作为父亲没有得到过他一点尊重,喝了酒还会跟他打架,这样脾气性格都不契合的两个人,到一起了也是鸡飞狗跳的。 洋洋承认自己确实有很强的报复父亲的心理,因为他整个童年在父亲的影响下都觉得是悲惨的,刚记事父亲喝醉,都能让他大冬天睡在院子里,所以他长大之后,回想童年的遭遇,都想让父亲尝尝自己当时的滋味。 洋洋说:“他咋打我的,我就怎么打回来。” 调解员觉得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是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这无疑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逆反心理,甚至会给他带来无法磨灭的心里创伤,王先生以后面对孩子,更需要做的就是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沟通,真正起到家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而洋洋已经成家立业,父母那样处理问题有可能是认知有限,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洋洋除了自暴自弃之外,最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缓解与父亲紧张的父子关系,要理解父母的不易,不要揪着之前的伤口为借口反复舔舐,这样最痛的无非就是自己。 洋洋也很明白,他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其实他觉得开饭馆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看似一盘散沙的家庭团结在一起,没想到还是事与愿违,父母都不听他的,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对其不闻不问,提起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心里就忍不住的恼火。 洋洋拨打了母亲的电话,她对此也是爱莫能助,年轻的时候丈夫对她既没有关心疼爱,对家里不管不问,喝酒之后一言不合还要打人,实在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她只身外出打工,这么多年来,她也慢慢疏远了这个家庭,对孩子的感情也远不如之前那么深厚。 说心里话她确实有不打算回归家庭的想法,但因为儿子时常打电话希望她和丈夫能和好,有想继续撮合他们在一起的想法,如果丈夫能改变,也许她会考虑,但现在她和丈夫就像是没有一点联系的陌生人一样,平时也不联系。 母亲指望不上,洋洋把眼神重新落到了父亲的身上,王先生急忙说自己肩膀确实有问题,一边高一边低,况且他在老家也并非无事可做,小女儿还未成年需要他抚养,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不定时需要他照顾,他不可能什么都不顾,只去帮儿子看孩子。 如果他外出打工,挣得钱既能养闺女和老母亲,也能维持家里日常开支,所以,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帮忙去看管孩子的。 调解员认为既然王先生还有自己的负担,洋洋也不能逼迫父亲,但这个家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王先生身上,他跟妻子和儿子的关系都处理的如此糟糕,导致家不像家,人与人之间看不到一点人情味。 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怎样积极主动地化解矛盾,更应该处理好和家人之间的关系,王先生对此表示认可,他其实已经开始试图和妻子联系,主动表达了自己的关心,也希望妻子能尽快回家,目前两人的关系正在回暖。 看到父亲这样,洋洋不再多说,他最差的打算就是把饭店关掉,不能为了挣钱牺牲妻子的身体。 
小艺的姐姐闻讯赶来,听闻妹妹身体已经差到这个地步,姐姐表示她会帮助妹妹继续带一段时间孩子,只要她把身体养好,把家庭过好,作为姐姐这点付出不算什么,困难都是一时的,她能力有限,能帮多少就会努力帮多少,这就是亲人存在的最大的意义吧! 孩子是自己生的就要自己养,这话说得一点没错,要求或者逼迫任何一个除孩子父母外的人帮忙带都是道德绑架,你身上的责任没有理由让别人帮你扛,即便是身体不允许,法律上也怨不得别人。 但除了法律规定之外,一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感情,如果一个家庭里所做的一切都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条条框框去对照执行的话,还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家人吗?这种央求的救急方式其实并不过分,过分的是家里人原本就对彼此不满的情况下,还这样要求,结果当然只会加深双方的矛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