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突然叫你去办公室谈话、面对重要的公开演讲、深夜独自走在黑暗的小巷中……这些场景是否曾让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甚至大脑一片空白呢?
这就是恐惧的表现,当面对我们认为可怕的人事物,又觉得自己无力应对和解决时,通常会产生恐惧的情绪体验。
因此恐惧的产生首先需要有一个“威胁”的存在,而这个“威胁”可以分为虚与实。
例如,当一辆飞驰的汽车迎面向我们冲来时,我们会产生恐惧,甚至大脑宕机,这个威胁是属于实际存在的,确实会对我们造成危害。
但是在更多时候,我们的恐惧情绪是源于想象中的、看不见的“威胁”,也就是过度脑补。
比如“我男朋友不回我消息,我担心他不爱我了”,结果他只是手机没电或者在开会……
有些女生无法进入亲密关系,是因为她们过度想象对方会伤害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对,从而产生恐惧,进而害怕建立关系。
恐惧是理智中心的核心情绪,然而过度的恐惧往往又会让我们的理智中心宕机。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觉知和表达恐惧。
轻度:我感到害怕/不安/担心/紧张/心跳加快、我有点困惑(迷茫)、我有点疑虑、我不敢……
中等:我很恐惧、我很焦虑、我心慌得很、头皮发麻、忐忑不安、坐立难安、如坐针毡、不知所措……
强烈:我感到惊恐(惶恐)、大脑一片空白……
尽管恐惧情绪让人害怕,但其实恐惧也有正面意义。
恐惧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促使我们拓展认知和能力范围。它可以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尝试把恐惧的内容写下来,越详细越好,然后用事实来反驳:这是真的,还是我想象的?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然后用行动打破想象中的恐惧。行动让改变发生,越恐惧,越要行动;越行动,越勇敢。
冷爱老师写过一首诗,名为《真相》——如果你害怕深渊,那就鼓起勇气去凝望,当你看清楚的那一刻,你便不再恐惧。
看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是否曾战胜过某种恐惧?你是如何面对并克服它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给其他小伙伴一些启发!
愤怒、悲伤和恐惧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三种情绪,它们有时候会单独出现,有时候会一起出现。

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学会觉察和表达,就能更好地管理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