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今年28岁了,25岁之前的她一直都没有谈过恋爱。因为她的内心一直渴望能够找到那个跟她一见倾心,志趣相投的那个人。
虽然之前她遇到过不少对她有意思的男孩,但她总觉得不是心里面想要的那个人。后来在一次聚会上,她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
初见之时,她就觉得,就是他了,他就是自己一直在等的那个人。后来两个人也确实相互喜欢,很顺利的在一块了。
可是生活终究不是童话,虽然男生性格斯斯文文,对她也是千依百顺,但随着相处的深入,小高却总对他有些不满意,觉得他不如自己当初想的那么好。
终于在他们恋爱长跑的第三年,临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他们分手了。
事情的直接导火索,是因为婚房。男生的家庭一般,买不起新楼盘,所以就商量着说买一套二手房先住着,等过两年攒点钱了再换套好点的。小高瞬间就不高兴了,又说出了那句口头禅:“为什么你总是让我那么失望!”
以前她就总是在吵架的时候说这句话,哪个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了男友准备的浪漫惊喜,他就说:“你为什么总是让我那么失望,你看看人家准备的!”
有些时候男友工作太忙,加班太晚,她又说:“为什么你总是让我那么失望,连多花时间陪陪我都做不到?”
一开始,男友还唯唯诺诺的,说自己一定会努力,不让她失望。可是时间长了,男生也不肯一直忍气吞声,所以渐渐地争吵越来越多。
这次,当小高再次说出这句话时,男友彻底怒了,直接甩下一句话:“看来我这辈子都达不到你的期待,我们还是分手吧”。
“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伤害”这句话是在《十三邀》节目里,主持人许知远和林志玲聊起婚姻的话题时,林志玲所说的。
是啊,每个人对生活都会有期待,无论是对爱情,婚姻还是未来。
但是有时对身边的人建立起太高的期待,往往却会对对方造成“情感绑架”,让这种无形的“束缚”,捆绑住你们之间的爱。
其实高期待只不过是你心中对对方的一种控制,这种控制不仅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你自己。
当你在亲密关系中对对方拥有过高期待,希望对方成为你心中所想的样子时,你就会用斥责用怒骂的方式向对方施压,企图让对方达到你的期待。
而当对方长时间面对这种控制的压力时,要么就会选择逃避沉默,要么就会反抗拒绝。
而无论是面对这两种方式的哪一种,你的“期待”都会落空,所以你此时只会变本加厉的失落,然后再施压。
于是如此循环往复,你们彼此之间就会越来越让对方感觉到痛苦。
作家马德说过一段话,发人深省:
一个人的脾气、性格、长相、三观,家庭条件并不是那么容易去改变的。如果你总是把期待放在这些方面,那么无疑于自找烦恼。
可是对于一个人的小习惯,小缺点我们却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影响。
例如虽然他的脾气不好,但是你跟他约法三章,只要生气,先在心里10个数,再开口说话。那么他因为冲动而乱发脾气的次数自然会有所减少。
虽然他的长相不算很出色,但是,只要通过你帮他参谋打扮,仍然看起来是一个干净亮眼的大男孩。
虽然他身高不算很高,但是自从和你在一块之后,因为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爱上了健身,身材比例变得十分健美协调。
······
很多时候,你无法改变的地方,那就放下期待,把目光投向不那么难改变的所在。
要知道,有时候放下期待,就是放过自己,就是爱他人和爱自己的表现。
灵活调整期待,不仅能让你和爱的人相处的更加和谐,也能让你们彼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有良性健康的亲密关系,不仅仅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对方,更是懂得克制自己对对方的控制欲和征服欲,懂得先改变自己。
只有双方都懂得彼此尊重,彼此迁就,才能让爱情永葆隽永和活力,彼此才会更幸福的相携到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不去强求他人,不去强制别人按你的期待所生活,彼此才能够相处得更加自在,朋友如此,家人如此,爱人亦是如此。
愿每一个小仙女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用最舒适的方式和对方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