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说:“现在死的心都有,我只是想要一个公道,在婆家无论怎么辛苦都买不到他的心,他提着我的名字骂我不是过日子的人,是败家子。” 
骂秀丽的人是她的公公王大爷,跟丈夫结婚18年来,秀丽想起这些都委屈至极,翁媳俩的关系也相当紧张,最无奈的当然是夹在两人中间的秀丽丈夫建军,不久前翁媳矛盾大爆发,妻子不仅将父亲撵出家门,还要闹着要跟他离婚。 王大爷有三个子女,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在老家,只有小儿子建军住得离他最近,前不久王大爷意外将腿摔伤,又因为护理不到位伤口感染发烧,就求助小儿子让其帮忙送他去医院。 没想到天又下起了暴雨,建军在没有告知妻子的情况下直接将父亲接到家中,他知道翁媳之间的矛盾,想着等到雨停了第二天就将父亲送到医院,可妻子回家见此情形直接跟他吵了起来。 秀丽不顾瓢泼大雨,直接将老公公撵了出去,建军也因为维护父亲跟妻子大吵起来,争执中妻子提出了离婚。 了解完事情的原委,调解员有些难以理解,她认为就算是丈夫没有提前告知,秀丽的反应也未免太大了,父亲去儿子家是天经地义,照顾赡养父母也是每个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妻子,可以不照顾但不能反对丈夫照顾老人。 王大爷面带微笑说:“无事生非啊,谁家的儿媳妇都比她强,她想发脾气就发,我也很莫名其妙,像逃难一样躲到我闺女这儿了。” 
公公的指责像一把把尖刀刺进了秀丽的胸口,她觉得很委屈,一件件过往发生的事情都在积累,足以让她的心凉透,起初嫁给丈夫,作为小辈她对待公公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只是慢慢她发现公公好像很爱找她的麻烦。 有次她在田里干活,公公路过还毫无缘由地大骂起来,被这样针对,外加上自己的付出从未得到过肯定,导致她也越来越排斥公公。 面对儿媳的控诉,王大爷拒不承认,他觉得这个儿媳实在太差劲,满分一百分的话,给一分他都嫌给得多,在他心里秀丽不值得让他打分,这也直接让秀丽情绪失控,大哭起来,这么多年来公公就是这样,看不到她任何的付出。 想起他们之前为公公做的种种,秀丽也感到很不值,翁媳的恩怨发生在十年前,公公不慎发生车祸,住院期间,她和丈夫忙前忙后,既出钱又出力,可康复后,公公只记得大姑姐的付出,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心里有了隔阂。 秀丽说:“他出车祸,在医院花了十万块钱,都是我们出的,姊妹三个,说实话当时我都没指望其他两个,我自己默默付出,掏心掏肺还不落好。” 
她反问道:“在医院谁给你拿的钱?谁在医院伺候你的?” 王大爷不承认秀丽替他拿过住院费,还直言当时是女儿一直在医院里照顾的他,一旁秀丽的大姑姐表示她当时确实在医院里照顾了父亲,弟弟也没少伺候,虽然弟弟也帮忙垫付了医药费,不过报销过后,父亲又把钱还给了弟弟。 听完大姑姐的讲述,调解员也忍不住劝解王大爷,毕竟当时儿子儿媳也照顾也垫钱了,虽说后来他把钱又还给了儿子,也不能因此抹掉人家的付出和功劳,这样只会让晚辈更加伤心,为老人付出本不图回报,但付出不被认可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调解员的劝解压根没说到王大爷的心里去,他一直不承认儿子帮他垫付医药费的事儿,秀丽一气之下再次起身准备离开,她只是想要一句公道话,可在公公这儿除了埋怨就是对他们的指责。 而每每到关键时刻,丈夫也撑不起门面,除了傻笑还是傻笑,这让她怒火中烧,觉得公公不讲道理,那就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她气愤地要求丈夫跟她马上离开,否则就立马离婚,这样憋屈让她无法忍受,也将对公公的怒火蔓延到丈夫身上。 调解员认为即便秀丽认为是老人不对,也应该在心平气和,尊重公公的前提下再把事情说清楚,况且事情一直过去了十年,一次又一次在提出来确实很累,与其这样纠结不如放下过往放过自己。 看到儿媳这样,王大爷的情绪也有些激动,他也气愤是说:“我的钱都给谁了?我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把钱都给了你们,现在你们反过来又说把钱给我了,这件事咋说得清楚?” 
原来,当年王大爷出车祸之前,他将田里的树和建军院子里的树都卖了,并将钱都交给了儿子,当时儿子在医院替他垫付的医药费和卖树的收入差不多,所以他认为他一直花的都是自己的钱。 调解员认为王大爷将儿子院子里的树卖掉把钱给建军本身就是应该的,儿子再出钱孝敬父亲,不管多少都是做孩子的心意,王大爷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儿子儿媳所有的付出,正因为他不会说话,不会办事才让矛盾突起。 儿媳最大的委屈就是不被肯定,既然他们做了,作为长辈就得认可小辈的付出,这样才会让彼此的关系融洽,正是因为做了也不被王大爷认可,索性干脆不孝敬了,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对老人好的时候别人看不到,不好的时候被戳透了脊梁骨。 相反虽然秀丽委屈,但回想这么多年,按照她的性格,想必也不会给公公多少好脸,双方都应该各自反思自己的缺点,可面对批评,秀丽还是不肯让步,直言这样的日子根本没有过下去的可能。 她哭着说:“我尽心尽力,最后被说的一文不值。” 调解员表示其实80%的人是视觉型,这类人不管对方说什么,只看对方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可能之前秀丽确实做了很多,但因为表情不好让对方心生芥蒂。 而且通过观察,调解员发现作为中间桥梁作用的建军总是用笑容来掩饰问题,其实秀丽最需要的就是一份认可,既来自公公又来自丈夫的认可,如果建军能够给与妻子足够的肯定也不至于让翁媳矛盾发展至此。 虽然老人也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也帮了儿子儿媳很多,想要修复关系,双方都要改变,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互相尊重。 经过劝解王大爷也终于表示之前秀丽对他其实也很不错,给他端茶送水,虽说有时候有点认死理但是个踏实肯干的实在人。 而面对来自公公的肯定,秀丽也终于不再倔强,她表示自己以后还是会孝敬善待老人,之前的过往翻篇以后一概不提了,只看未来不念过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一旦形成一辈子很难改变,在进入一段新关系中,最初我们都各自忍受对方的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也是人心换人心的过程,一旦被否定或者付出不被肯定,当然心生不悦,也是矛盾的来源。 不管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知道别人怎么对待我们是我们的因果,我们怎么对待别人是自己的修行,谁都想把生活过的光芒万丈,但生活从来都是一地鸡毛,没有谁能置身事外,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抚好自己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