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情爱隐私 >

丈夫去世,儿媳要求公婆给赡养费被拒大闹婆家,调解员:没这义务_同时接20个客人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3-01-03 14:49   来源:未知    作者:qingtian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个人都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事事顺心的,或多或少,总会被些计划外的事情耽搁,甚至有的人的人生都有可能被改变。

就像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到来,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左右,所以才感叹时间的珍贵,生命是有限的,人都会离开的那一天,虽然都是情非得已,但这就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没有任何事物能超脱时间的束缚,而单独存在。

01

三年前,小萍的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了她和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也是为了几个孩子,小萍没有选择再嫁,而是一个人独自坚守,带着几个孩子在城里打工。

前段时间孩子们闹着想爷爷奶奶,她就把孩子送到婆家,谁知道这一去,孩子的爷爷就不让他们再回来,直接将孩子控制了起来,要不是孩子机灵,找时机给她偷偷发了信息,她还被蒙在鼓里。

在小萍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公婆家里,公公王先生见到他们的到来,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安抚好情绪之后,他承认确实阻止了孩子回去上学,儿子和小萍几年前就离婚了,当时两个孩子夫妻俩一人一个。

三年前,儿子意外去世,由于孩子的缘故,逢年过节,小萍还是会带着孩子回来,没想到这次回家,她就把孩子直接扔到这里,不要了,孩子之所以给她发那样的信息,当然是因为想念母亲。

小萍承认孩子并非是公公不让她带走,而是她主动扔到公婆家的,主要是因为她送孩子回去的那天和二伯哥发生了不愉快,当时对方骂她不要脸,盛怒之下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听到小萍这样说,一旁王先生的大儿子不愿意了,他说:“孩子她不能带走,就算带走也必须给个说法,她那天当着派出所的面就说这孩子不要了,后来打电话又让给她送过去,这是个孩子,不是物件,她说要就要?”

大伯哥这样的言论也被小萍一口否认,两人因此再次争执起来,王先生无奈之下再次报警,村里的邻居和当时的民警都能作证,孩子不是他强留下的,小萍走的时候孩子就要跟着走,是小萍狠心不要孩子的。

看到谎言被戳破,小萍承认当时她确实让孩子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过的话,但当时说得都是气话,当时双方因为琐事发生争吵,她也是无奈之下才说出这么绝情的话来。

调解员对此并不认同,才几岁的孩子,父亲已经去世,唯一的母亲当面说出不要他了这样的话,对孩子的伤害和影响不是一星半点的,孩子已经承受了丧父之痛,小萍在说话办事的时候更要考虑对孩子心灵的影响。

小萍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她表示这件事之后她已经意识到这种做法十分欠妥,现在她只想让孩子赶紧回学校上学。

小萍的请求直接遭到了王先生的拒绝,他觉得既然当时儿子和小萍离婚的时候,孩子判给了他们家,现在儿子已经去世,他们理应帮着儿子抚养孙子,这些都无可厚非,他们也不想再因为孩子被这个前儿媳一次次得闹。

02

小萍表示她和丈夫是二婚,她带着与第一任丈夫的女儿结婚,婚后和丈夫又生下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丈夫去世之后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日子确实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她就跟公婆要抚养费,她觉得既然孩子是他们王家的丈夫去世,公婆必须帮她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

她内心其实也知道公婆没有这个义务,但她照顾三个孩子已经焦头烂额,没有工作和收入的她已经尽力少开口跟公婆要钱了,只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三个孩子的开支越来越大,她实在无力承担,不得已才跟公婆提出抚养费的问题,没想到公公不但不给,还跟她吵了起来。

小萍说完,王先生的大儿子不愿意了,三弟去世的赔偿款全部都给了她,当时他们家考虑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跟着自己的母亲比跟任何人都好,就算是小萍养不起,父母和他以及二弟都没说不管这个孩子,反而是小萍的要求越来越过分,让他们无法接受。

每次小萍趁着接送孩子的机会,隔三差五的就会找父母要抚养费,一旦无法满足她的要求,她就一定会带着娘家人前来吵闹,春节的时候,她更是直接将客厅的大门锁上,这次送孩子回来,再次要钱,父亲没给,就发生了后来的事情。

他说:“她要是不养了,把孩子给我们送回来,我们接着养,她把大门锁上,不给钱就吵就闹。”

王先生也痛哭失声,小萍已经跟儿子离婚,按理说这里已经不是她的家,可儿媳竟然在大过年的时候把门锁上,不让他进出,这大半年时间他们都没有再进过客厅,小萍后来钥匙打不开,还指责公婆将原先的锁换掉了。

想起这些,王先生就觉得十分窝囊,如果不是为了孙子,他本不应该这样忍气吞声。

小萍赶紧解释称当时她只是轻轻把门关上就再也打不开了,随后他和公婆就发生了争吵,要是当时她把门打开也就没后来的事情了,应该是锁芯坏了,这就是个误会。

调解员觉得王先生作为孩子的爷爷,儿子离世,作为老人肯定是很心疼小孙子的,但也不可能像小萍这样,要多少就会给多少,最起码也要老人量力而行。

老人如果肯帮忙,作为孩子的母亲当然要知道感恩,即便是不给钱,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也不能因此记恨,毕竟孩子是自己生的,再苦再难是自己的责任。

小萍也保证就算是自己再苦再难也会把孩子抚养长大,公婆就算是不管不问,她也不会让孩子输在教育上,以后所有的问题她想办法,至少现在要先让孩子回学校上学。

只是她的请求再次遭到王先生的拒绝,他认为如果小萍真的心疼孩子,就不会说把孩子扔下就走,孩子跟着她这样的母亲以后也不会被教育好,哪怕是要饭,他都会尽力把孩子养大成人。

经过长时间的劝解,王先生也最终表示,他其实并不是想据孩子为己有,而是害怕小萍再拿孩子威胁,说把孩子扔下就扔下了,这样不管是对孩子还是他们来说都无法接受。

调解员认为孩子没有父亲了就得跟着母亲,就算是打官司抚养权也不是轻易能争取过来的,小萍也保证再也不会把孩子随意丢下,其实大人的纷争有很多私念,但孩子是无辜的,两人都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考虑一下问题。

被情绪左右的两人谁都不肯相让,翁媳两人再次争吵起来,调解员注意到一直在一旁的小萍8岁的儿子两眼含泪,通过沟通,调解员发现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爷爷的所做作为都是为他好,但他同时也害怕妈妈被欺负。

其实大人之间的纷争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接下来,他们能做的就是避免类似的冲突,说话办事尽量顾及孩子的感受,他已经八岁,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小心思。

又是长时间的劝解,王先生知道孙子的内心感受,突然痛哭失声,情绪难以控制,通过交流,调解员才知道王先生的担心,如果小萍不让他们再出抚养费,他担心的是这次孙子被她带走,以后他就很难再见到他了。

他觉得既然小萍觉得在城里养孩子压力大,还不如把孩子送到老家,让他养着,听到公公这样说,小萍走上前对他说:“我错了,你没儿子,我也没丈夫了,孩子也没爹了,确实是我做的不对,咱俩争来争去都是为了孩子,往后都好好的。”

同时她也表示作为晚辈她的有些做法伤害了公婆的感情,孩子想爷爷奶奶了,她还是会把孩子送回来,她还是会一辈子都认公婆,以后要做的就是把孩子抚养好,这是所有人的心愿。

有了儿媳真诚的保证,王先生终于同意了让小萍把孩子接走,他也愿意原谅她,其实自始至终他的想法没有变,孩子能跟着自己的亲妈比跟着任何人对孩子都要好,只要小萍能真心对待孩子,他也就放心了。

一个家庭顶梁柱的倒下,让三代人都陷入无尽的痛苦当中,其实站在各自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没有错,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缺少的也许是边界感,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特别是这种尴尬的关系当中,一旦把应该说出口,矛盾就会一触即发。

生活很难,但必须面对,也许小萍的要求很过分,但比有些人强的一点就是,三个孩子她没有放弃一个,或许行为不被认可,但对孩子的心毋庸置疑,而作为孩子的爷爷奶奶,老人即便是想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相信问题很容易解决,大多时候平心静气沟通,比大吵大闹管用多了。

上一篇:儿媳怀疑婆婆装病不愿带娃,发飙狂砸婆家,儿媳:都不知道心疼我_为了销售 我陪客户睡了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