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嫁人不要嫁有两兄弟的家庭,因为遇到两兄弟的家庭,那么很有可能会遇到偏心的父母,或者是得不停地去帮衬那个过得不好的弟弟或者哥哥。 姚琴就是这样的,她嫁给了有两兄弟的家庭,老公是大哥,她嫁给老公时,婆家没钱出彩礼,也没有房子车子,她和老公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 
老公虽然是长子,但公公和婆婆都比较偏心他的弟弟,老公很早就不读书了,公婆为了给老公的弟弟提供更好的教育,就让老公把他工作挣到的钱拿去供弟弟读书,所以导致老公自己到了结婚的年纪,反而拿不出钱来结婚,公婆说:“你是长子,年纪也不小了,不是小孩子了,你要结婚该自己想办法。” 就因为老公是长子,所以公婆对他要求特别严格,什么事情都要求老公自己来,对老公没有任何帮衬,可对于老公的弟弟,他们常说:“他是弟弟,比你小,哥哥照顾弟弟是应该的。”其实在姚琴看来就是父母偏心,谁说哥哥就应该照顾弟弟,哥哥也曾经是个孩子,他也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疼爱,可是父母把大多数关心和疼爱给了弟弟,却总要求哥哥要坚强,懂事。 
姚琴其实很心疼丈夫身为哥哥,一直要为弟弟付出,但丈夫说都是一家人,没必要太计较,丈夫不愿意计较,公婆就越来越觉得丈夫一直付出是应该的,就越来越理直气壮地要求丈夫一定要继续帮衬弟弟一家。姚琴无法接受的就是这点,没结婚前父母怎么偏心弟弟,姚琴都不想再计较了,但结婚后两兄弟等于是分家了,以前种种没必要再计较,以后大家也各凭本事过日子,不可能一直没有底线地帮衬下去。 如果丈夫的父母在丈夫结婚之后就适可而止,不再一直无底线地要求丈夫去帮衬弟弟,或许姚琴还愿意在表面上给大家一些薄面,和他们好好相处。可最后姚琴连表面上的和平都不想维持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如果继续维持表面的和平,不懂得拒绝,那么丈夫的父母就会一直无止境地要求姚琴和她丈夫要继续为弟弟一家出钱出力。 
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被偏爱的那一个孩子反而长大之后没什么本事,连自己的家庭都没能力养活,姚琴和老公虽然一直都没有得到公婆的帮衬,可是两夫妻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也已经有房有车了,大家各凭本事过日子,日子过的好坏,反正都是自己的造化,怪不得别人。 别人日子过得好,也不能一直无止境地要求别人必须要帮衬自己,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公婆不懂,老公的弟弟也不懂,或许他们心知肚明,明明知道老公没有义务一直帮衬他们,可他们还是要道德绑架老公必须一直为他们付出。 
这些年,姚琴和丈夫挣到了钱,其实也没有说对弟弟一分钱不出,虽然内心会有点抱怨公婆对弟弟的偏心,但好歹也是两兄弟,弟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丈夫是能帮就帮。当初弟弟结婚,公婆说丈夫应该出钱帮弟弟买婚房,丈夫马上就出了15万。姚琴其实从来都不小气,不仅出了15万买婚房,后来丈夫挣到钱了,丈夫还把自己的一辆旧车送给弟弟开。 都已经帮衬到这份上了,姚琴觉得丈夫做得已经够多了,她身为妻子也已经够大度了,从来都没有阻止丈夫这样去帮衬弟弟,可公婆觉得还不够,认为丈夫有能力,不仅要帮衬弟弟,还得帮衬下一代。公婆经常带着侄子来姚琴家,每次侄子一过来,公婆就给瑶琴开菜单,要求她去买很多的高档食物和进口水果,平时侄子在家里,哪里吃得上这样的好东西,他的父母根本就没能力给他买,公婆觉得大儿子有能力,那么小侄子就该跟着大儿子享福。 
姚琴觉得公婆挺不可理喻的,小儿子没本事,她们想让丈夫永远帮衬小儿子,现在连小儿子的孩子,连侄子都要他们照顾帮衬,这样的帮衬何时是个头呢?本来平时隔三差五公婆就会带着小侄子来姚琴家里蹭吃蹭喝,姚琴心里已经是想要拒绝了,但转念想了想,反正一个月也就两三次,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可姚琴完全低估了公婆想要一直帮衬侄子的决心,侄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公婆异想天开,想让侄子寄宿在姚琴家。因为她们知道,侄子如果住在姚琴家,那么吃穿用度肯定比在自己家好,公婆以为只要跟姚琴这个儿媳妇打声招呼,那么侄子上学的住处就有着落了,公婆觉得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很好说话,他们肯定不会拒绝的。 
可姚琴觉得一直都在无底线地帮衬真的很累,好像弟弟的人生就是丈夫自己的人生一样,好像侄子是姚琴的亲生儿子一样,凭什么他们的人生要让他们两夫妻去担待呢?一直帮衬,他们反而永远都不可能成长起来,永远都无法靠自己自立,当初姚琴和丈夫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奋斗成果,还不是因为当初他们无人帮衬,就是因为明白无人帮自己撑伞,所以自己才要努力强大。 以前姚琴和丈夫一直在当老好人,这次姚琴决定当一个尊重自己内心的普通人,当婆婆跟她说:“儿媳,侄子上学寄宿你家,要照顾好”,姚琴勇敢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抱歉,照顾不了,侄子不是我的亲生孩子,寄宿在我家里还是不合适的,万一他在我家里出了什么事,我没法跟他爸妈交代,他的爸妈既然把他生下来了,那么就应该好好照顾他。” 
结束语:面对儿媳的拒绝,婆婆又去找了自己的大儿子,可是这一次大儿子也说:“侄子不是我的亲生儿子,让他一直寄宿在我家里,确实不合适。”虽然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这一次姚琴和丈夫觉得心里头轻松多了,也许早该这么做了,一直被道德绑架着,付出的时间久了,他们其实很累了,现在他们终于懂得拒绝了,不必再活得那么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