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婵说自己的父母就是最好的岳母和岳父,她和丈夫是大学同学,丈夫家里条件差,为人腼腆不爱说话,刘清婵当时带着丈夫回家见父母,生怕父母会反对,可是父母不仅不反对,还说只要刘清婵喜欢就好,完全同意他们在一起。
刘清婵告诉父母丈夫没车没房,父母开明地说:“咱家房子够住五六个人,要是你丈夫不嫌弃,就让他和咱们住在一起。”就这样,刘清婵结婚后就和丈夫吃住在娘家,每天他们两夫妻只负责上下班,刘清婵的父母负责做饭做卫生,两个人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丈夫的婆家人都没空去医院照顾,丈夫也不懂得怎么照顾,都是刘清婵的父母在医院里一直照顾着女儿和外孙。
刘清婵很感激自己的父母,结婚这些年来,父母一直在当刘清婵的大后方,尽量不让刘清婵分心,让刘清婵有更多时候花在自己的工作上,婆家人这些年来反倒是像失语了那样,对刘清婵不闻不问,刘清婵前后生了两个女儿,婆婆只是给她转了2000块钱,再也没有其他的表示。刘清婵本来对此是无法接受的,但是丈夫替公婆说好话:“我父母年纪大了,他们没能力出钱也没能力出力,你要谅解。”
公婆没能力出钱也没有办法出力,刘清婵不能埋怨,得谅解,所有的苦活累活都落在刘清婵父母身上,刘清婵心疼父母,有次和丈夫商量着要带父母出去旅游散心孝敬父母,丈夫反对:“老年人出去旅游总归是不安全的,还是别去了,万一到时候有意外发生。”刘清婵以为丈夫是真的关心父母,所以也就听从了丈夫的建议。
和丈夫结婚15年,生了两个女儿,吃住都在娘家,丈夫除了每个月上交百分之七十的工资给刘清婵外,其他的事情他再也没有管过,家里的饭菜是父母做的,卫生是父母做的,两个女儿也是父母带的,丈夫每天回家吃好饭后就当了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不做,丈夫永远没有时间陪女儿,陪岳父岳母,但老家的父母和亲戚有任何事情,他永远都有空回去。
可能所有男人总归是和婆家的亲戚朋友更亲一点,刘清婵表示理解,刘清婵的父母也说婚姻没必要计较那么多,所以每次丈夫回婆家,刘清婵从来不吵也不闹。刘清婵结婚后吃住在娘家15年,刘清婵内心对父母不仅充满着感激,也充满着内疚,刘清婵知道父母这15年为了他们两夫妻和两个女儿,很辛苦很累,累出了很多的小毛病,刘清婵想早点攒够买大房子的钱,到时候搬进了大房子,她就可以接父母到大房子养老。
虽然吃住在娘家,但刘清婵每个月也从来不乱花钱,丈夫上交的百分之七十的工资,刘清婵都攒起来来买房,结婚15年,刘清婵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父母慷慨地拿出了20万的养老钱给刘清婵装修,刘清婵当初不愿意接受这20万,因为父母已经为她付出了够多了,她不能连父母的养老钱都拿走。
刘清婵没有收父母这20万养老钱,但丈夫收了,丈夫说:“岳父岳母一番好意,不收这钱,他们才会不好受。”已经收进来的钱不能再还回去,所以刘清婵就跟父母说:“谢谢你们出钱给我装修,等房子装修好了,你们就搬过去和我一起享福,和我们一起住。”刘清婵以为丈夫既然接受了岳父母给的装修费,那么将来房子装修好了,他肯定会接岳父母过来住的。
房子装修好了之后,刘清婵刚搬过去住几天,丈夫就把公婆接来养老了,公婆在乡下住习惯了,住进了刘清婵的大房子,他们也是维持着在乡下时的居住习惯,经常把家里弄乱弄脏,他们也根本就不会照顾孙女,住进来后孙女一点交流都没有,刘清婵想不通丈夫为什么要把公婆接过来养老,这房子公婆根本就没有出钱,而且自己的父母还出了20万的养老钱。
丈夫说:“这房子我父母确实没有出钱,但我出钱了,只要我出钱了,我父母就可以住。”刘清婵说:“这房子我父母还出了20万装修费,照你这么说,我父母既然也出钱了,说明他们也可以住这房子。”丈夫说:“女婿终究不是真正的儿子,岳父岳母不可能一直和女婿住在一起。”刘清婵听了很生气。
刘清婵说:“既然你没打算让岳父母住这新房子,你当初为什么要接受他们给的20万装修费。”
丈夫说:“因为这房子不仅是我一个人住,你也有在住,你父母出钱给你装修,我以为这是不需要拒绝的,父母出钱给儿女买房是天经地义的。”听完丈夫的话,刘清婵觉得很心寒,女婿终究不是儿子,岳父母为这个女婿说尽了好话,付出了15年,可是在女婿心中,岳父母只是岳父母,根本比不上自己的亲爹亲妈。
结束语:
刘清婵看透了丈夫的薄情和自私,就算娘家父母为他付出再多,他永远也不会用心记住岳父母的好,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农村的父母。
刘清婵很心疼自己的父母,他们付出了一切,可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女婿终究是凉薄得让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