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惠原理呢?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概括起来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
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
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实验者寄去圣诞卡片。
结果是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回了一张圣诞卡片,并且那些回赠卡片的人没有想要打听一下这个教授到底是谁。
事后问到他们,他们大都回复说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欠别人的情。
这个实验很巧妙的验证了“互惠原理”在人们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这个原理是说,如果对方给予我们某种好处,我们就要以一种相似的行为去回报他的恩惠,而不能对他人的友好无动于衷,更不能以德报怨。
如果我们需要从某人那里获得某种利益,不妨先付出,让对方心存感激,对方就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回应。
艾默生曾说过:“人生最美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多数人都有这种互惠心理,在得到对方的恩惠后,就会想方设法回报给对方。
比如说一个人帮了我们的忙,我们也会帮他的忙,或者送他礼品、请他吃饭以示回报。
再比如说,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朋友给我们送了一件生日礼物,那么下次这位朋友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也会送他一件生日礼物。
很多时候,互惠原理的威力特别大,它可以完全遮盖请求者给人的印象。
就是说,即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提出自己的请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请求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