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其中,在2021年有超过9200万的成年人是独居状态,单身群体呈现日益扩大的发展趋势。
这个数据虽然惊人,但也却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拿我自己的来说吧,我在咨询和情感教学的辅导中,碰到的75%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单身问题。
这些案例中很多女生是母胎单身,也有很多女生是不停地“脱单”,但却还是不停的“单身”。
她们面对单身的问题其实很积极,各种努力提升自我,各种开拓资源认识新的异性,甚至有的还要求老师手把手教她们“撩汉”。但总有些人,经过了各种努力和帮助之后,依然是脱单困难户。
出现这样的脱单困难问题,其实未必是她们有多差劲,而是她们身上,具备了一些难脱单的特质。
这些特质就像是死穴,虽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还有学习,但只要一触及到,努力就会土崩瓦解。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这些脱单“死穴”:
在我辅导过的一些女性中,有不少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按照我所说的去提升自我,去拓展资源,去主动和男人约会。
然后没有多久,果然成功脱单了。但脱单后没有多久,就因为各种问题就又恢复了单身。
之后没多久又脱单,脱单之后又单身,各种循环往复。
这样的人,她们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误区,那就是:总是把“脱单”当成是自己最终的目的,认为使出浑身解数,只要冲着脱单这个终极目标使劲,只要脱单,就成功了。
这就容易出现两种现象:
第一:脱单花费的时间大大的缩短,换句话说,就是牺牲了仔细识别男人的过程,在还没有定位对方对自己是长择还是短择,对自己的用心度和投入程度,就因为急于脱单,选择和对方在一起了。
第二:前期通过伪装和技巧,快速的吸引了男人,并且成功的脱单。但脱单目的达到之后,就有所懈怠,在男人面前恢复了本来面目,又或者后期不注重亲密关系维护,造成脱单之后的亲密关系不稳定。
这两种样的情况,势必会导致脱单之后的恋情中出现问题,再次沦为单身。
所以,我们在脱单的同时,要始终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脱单”只是关系中的一个节点,我们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节点去实现我们的幸福。
而不要为了“脱单”而脱单,这样只会不断陷入“间歇性脱单”的局面。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概念叫“机会成本”,指的是将特定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取得的收益是以放弃将该资源用于其他有利可图的用途为代价的。
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们简单理解为,获得某种东西的同时,必须以牺牲某种东西为代价。你得到一项,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一项。
就像你虽然有一个事业有成的男友,却要忍受他工作忙,有时候忽略你,没有充足时间陪你。你对象虽然幽默感十足,但却总是在日常相处中看起来不正经。你喜欢一个安安稳稳,性格谨慎的人,就别指望他会陪着你冒险。
很多女性,在要求脱单的时候,往往会固执的对另一半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而太过完美甚至是相悖的要求,其实就成了她们脱单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恋爱,要懂得正视“机会成本”,当你选择了某些东西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将要放弃拥有某些东西的权利,非要五彩斑斓的黑,太过理想只会把自己陷入逼仄的境地。
对另一半的要求可以有,但有时候我们也要适当的做出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