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这种经验,渐渐地从一种手段,酿成 了一种目的——也就是习惯成自然——固着的形成。
渐渐地,你开始从这些固定的行为模式中开始觉得 安心或者恐慌。
就像斯金纳的鸽子一样:
它们被装在机关笼子里,有一个小按钮,只要它们啄了按钮,就会有食物和水出来。渐渐地一些鸽子开始产生 了自己特定的“仪式”,有鸽子会固定的转三圈,然后啄按钮;有鸽子会扑闪几次同党 后,啄按钮。
如果控制它们,不允许他们执行自己特定的“仪式”,或者拆除按钮之后,它们就会变得异常 的急躁,异常 的焦虑。
而你的这些手段,慢慢地也酿成 了你的仪式。只有通过这些特殊的人际交往方法 ,你能力 够感到 到平安。
当你有一天吵架 没有吵赢的时候、当你有一天感到 自己没有讨好别人的时候,当你有一天被追着怼着要谜底 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惊恐 ,你会特别没有平安感——因为你从小开始,就一直屡试不爽的妙招,在这里失灵了。
还有比这个加倍 恐怖,加倍 让人没有平安感的事情吗?——作为成年之后的你来说,这就是最恐怖的事情了。
而从这一刻起,你的平安感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阶段一,母婴关系:最原始的平安感,来自于你与母亲之间的客体关系,母亲是否没有饿着你,没有冷着你,是否把你照顾好了。
阶段二,家庭关系:进阶(庞杂 )化的平安感,来自于你与父母 之间的相处模式,他们是怎么压迫你的,你是怎么对抗 的,最终关系是怎么平衡的。
阶段三,固着:单一且稳定的平安感,来自于你终年 累月所积累下来,获取平安感的某一种固定行为模式。只有通过固定的行为,你能力 获得平安感;
比如 ,咨询中经常 遇见的,有人从小特别优秀,他们获得平安感的方法 就是只要自己努力,事情就会完全依照 自己的意愿进行。而一旦涌现 人生中的一些挫折,自己努力了也没及时获得 解决,他们就会很瓦解 。
其实说到底,一小我 的平安感来源最深入的来说,照样 和父母 之间的关系。然则 一小我 的平安感最直接的表示 ,则是受你的固着行为所影响的。
而要想解决这两个一内一外的问题,只有双管齐下:
1)一方面开始调剂 自己的固着行为,调剂 成长经历中形成的一些固有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模式;
2)另一方面要深入内心,重新做回那个“叛逆的”,有着天不怕地不怕,只相信自己的那个自己,能力 真正地将自己的平安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是深刻,国度 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和人人 分享我自己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