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洁结婚以后,婆婆就一直催着她生孩子,那时候婆婆一直说:“你只管生,以后我来负责带孩子,不用你们操心,你们该上班的还是上班。” 听到婆婆的这些保证后,唐洁也把生孩子提上了日程,想着反正早晚都得完成这件事情。结果等到唐洁生完孩子以后,婆婆就呆了两个月,还对老公说这两个月以来,她总是睡不好吃不好的,身体上受不住,最后说走就走了。为了照顾孩子,唐洁只好辞掉了工作。 因为这件事,唐洁和婆婆的关系很差,很长时间都没有联系过,唐洁更是很少回婆婆家。 后来婆婆年龄大了,想要过来跟儿子儿媳一起生活,结果被唐洁拒绝了,唐洁说自己可以出生活费但是绝不会照顾他们。 
听到儿媳这样说,婆婆经常在外人面前说儿媳不孝,还说照顾公婆是她的义务,就算她不愿意也得照顾。 婆媳矛盾是很多家庭里都存在的问题,原本两个陌生的女人,因为一个男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本不是母女,却要去面对这份“婆媳关系”。刚结婚的时候或许还能客客气气的,但是时间长了,总会因为一些事情导致很多矛盾的出现。 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情况其实经常存在,儿媳刚结婚的时候又要面对工作,又要面对生孩子以及照顾孩子的事情。这些事情压在一个女人身上确实很难应付过来,自然也就希望有婆婆的帮衬。 
有些婆婆嘴上说得好听,刚结婚就要催着生孩子,等到儿媳生了孩子之后又反悔了,不想去照顾孩子了。这样一来,婆婆和儿媳的关系自然也就差了。 婆婆有能力却不愿意帮助儿媳,等到自己年龄大了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却又想着儿媳能够不计前嫌地去照顾她,试问,对于一个儿媳来说,能够做到心甘情愿地去照顾吗? 有些婆婆总觉得儿媳照顾他们是应该的,就算自己没有帮助过儿媳,儿媳也是有义务给他们养老的。 儿媳到底有义务给公婆养老吗?让这个65岁的婆婆给你们答案。 
她叫田玉兰,今年65岁的她一直跟老伴生活在一起。有时候出去碰到熟悉的人了,别人就会问她家里的情况,得知他们自己单独住的时候,还会问道:“你们都这么大年龄了,怎么不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呀?” 田玉兰只说道:“他们平时就挺忙的,两个人都忙着上班,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压力已经够大了,所以我们也就不给他们再添麻烦了。” 邻居又说道:“你们年龄大了,儿媳照顾你们是义务,就算辛苦那也是她该受的。” 田玉兰笑了笑说:“哪有什么义务不义务的,只有关系不好的婆媳,才会用义务来要求别人。婆媳之间,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在要求别人之前首先要要求自己。其实我儿媳挺好的,她也说了好几次让我们过去住,我都拒绝了,她有这份心我也就知足了。” 
“作为婆婆,不能总想着儿媳照顾你是她的义务,而你什么都不愿意去为儿媳做。当初我儿子结婚的时候我就想好了,这辈子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儿子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作为父母,我们能帮的就帮一把,这样做并不是希望以后得到什么回报,只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给他们的婚姻锦上添花。在帮他们的时候我们也会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就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 “真心爱孩子的父母,是不会希望看到他们的婚姻不幸福,两个人天天吵架的。他们的日子过得幸福了,我们的晚年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心。若是哪一天实在没办法照顾自己了,我相信他们也不会不管我们的。” 
义务,从来都是相互的。 就像父母养育孩子长大,作为孩子自然也有义务照顾父母。 我们应该清楚,儿媳跟婆婆没有这份血缘关系,自然也就没有这个义务。做婆婆的想要儿媳给你养老,一定是因为感恩,而不是她应该承担的义务。 常言道:“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一个女人结婚后最艰难的是前十年,不仅要为家庭的经济条件努力,还要照顾孩子,打理家庭。而婆婆最艰难的自然是晚年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必然需要有人照顾。 
若是在婆婆还有能力的时候,没有替儿媳着想,而是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安逸。那么等到婆婆来了,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作为儿媳,自然不会愿意的,因为她忘记不了婆婆曾经是如何对待她的。 作为公婆,若是能够像田玉兰这样替儿子儿媳着想,有能力的时候就多帮助他们,平时也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的话,作为儿媳,心里自然会念着公婆的好,等到公婆需要照顾了,自然不会推卸的。 甘地说过:“每件事都应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是达到谅解的最有效方法。” 
这种相互之间的帮助,才能有婆媳之间所谓的这种“义务”。若是你从来都不愿意去帮助对方,也就别想着等到你有需要的时候,对方会来帮助你。 因为,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 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都应该想着这个家庭的和谐,而不是一直是一种自私的心理,想要得到却又不愿意付出。 
记住伊林娜说的一句话:“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 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很简单,需要每个成员的理解和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