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情爱隐私 >

中国正在进入“单身潮”?单身人群,不必等爱情来敲门(2)

发布时间:2022-09-12 20:55   来源:未知    作者:qingtian

张皓宸:在我看来,爷爷奶奶辈不存在所谓婚恋观,他们就是互相陪伴和扶持。爷爷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奶奶去给他倒了杯水,两个人就互相感动了,于是决定结婚。到父母那一辈,往往是先婚后爱,没有太多自由恋爱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包括80后、90后甚至00后,突然有了自我,结婚这件事就变得好像可以受自己掌控了。我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一路,我不是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婚恋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讲,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该去做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有一条52赫兹的鲸叫爱丽丝,它发出来的声音波长和其他鲸不一样,是别的鲸听不见的,所以它很孤独……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头与众不同的鲸,在发出一个别人听不到的波段。他们在等待着,有一天能遇见一个跟自己频率相仿、能听懂自己52赫兹的人。

 

李银河: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来看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就会发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中、在结婚原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巨变。

 

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进入现代社会,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婚姻里越来越重要了。过去感情很不重要,反而能一辈子将就过下去。如今感情变化了、没感情了,那就只能离了。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

 

李建发:前些年,对于丁克家庭晚年养老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如今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似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单身一时爽,老了怎么办?

 

李银河:这涉及养老方式的社会变迁。过去完全是乡土社会,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过去国人为什么都拼命生儿子?大多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年轻人可以去婚育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你不需要靠孩子来养老了。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老人,西方国家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费孝通专门讲过这个事,他说我国是反哺模式,养孩子是一种恩情,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反哺老人;西方是接力模式,就是生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就走了,养老推向社会。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也是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区别。很多人选择单身,从侧面说明这部分人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攒钱,攒够将来去养老院的钱。

 

张皓宸:现代年轻人排解孤单的方式有1万种,因为孤单几乎伴随我们整个成长历程。所以,年轻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培养兴趣,要在生活中设法培养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积极打拼事业,将来能住更好的养老院;三是交朋友,大概率老了还能陪在身边的,是年轻时认识的这些伙伴。

 

李建发:很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不结婚,就会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银河:我国现在还真是这样,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家庭观念。一些人虽然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但一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父母还是会按老逻辑逼婚。其实,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不必过于看重和服从父母的期望。冷静下来理性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攒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这些都该自己决定。

 

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等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中国基本上就从传统社会、乡土社会里走出来,一部分婚姻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21年第9期 原标题:《单身人群:不必等爱情来敲门》

编辑:李建发

上一篇:“儿媳,你陪嫁房能卖100万,我再添5万,给小叔子买一套”“好”
下一篇:女知青为了返回北京丢弃儿子,三十年后重相逢,儿子:我没有妈妈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阅读排行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