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婆婆的确没有给儿媳带孩子的义务。
但一个家之所以称之为“家”,在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付出自己的真心。家人关系的维系,在于彼此之前的真情,而不是冷冰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要知道,在儿媳最有需要的时候,婆婆若是和儿媳说自己没义务帮忙。那等到婆婆老了之后,儿媳自然也有说“不”的权利。
等到那个时候,婆婆是否会后悔?是否会遗憾自己当年,没能对儿媳好一点?
最好的婆媳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或许各人有各人的标准,但在我看来,婆婆能在力所能及的时候,给予儿媳一点帮助。可以不付出那么多,只要让儿媳感到家人的温暖便足够。
没有多少儿媳是白眼狼,在得到婆婆的真心相待后,她们自然也会多点忍让,多点付出。在婆婆老了之后,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她们自然也会因为婆婆当年的善意而做出回报。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婆婆既然希望儿媳未来待自己好一点,那自然也该对儿媳多一份真心。

安婆婆一直都不喜欢自家儿媳,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儿媳太懒,周末总是喜欢睡到九、十点钟才起床,连个早饭都不给自家儿子做。
第二点就是儿媳花钱太厉害,一小瓶搽脸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竟然要好几百。她想,儿子再能挣钱又如何,儿媳这样大手大脚,总有一天要把这个家败光。
她和儿子提过这些问题,也和儿媳吵过。
可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儿媳据理力争不退让,儿子竟然也懦弱的只听老婆的话,压根不把她这个妈放在心上。
一气之下,安婆婆就带着老伴回了农村老家,不和他们俩掺和在一起。
等到儿媳怀孕的时候,安婆婆也没有任何表示,依然优哉游哉的在老家过自己的小日子。直到儿媳生产要坐月子,她敌不过流言蜚语,才收拾东西去了儿子家,照顾儿媳妇。
儿媳坐月子的时候,就和婆婆商量过,希望她能伸一把手,帮自己照顾孩子,而她则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