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5 12: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
她哪里还记得那么多。
日子过着过着,人就把从前的一些事抛在了脑后。
譬如,一段过往本不该再记起的情。
要不是这大雨天的,根生找上门来,一口一口叫着她的小名;“阿翠,阿翠。”她也就实在难以想起,七八年前,她还是乡下丫头叫阿翠的时候,和根生有过一段情缘。
那时她还是石子乡的阿翠,她母亲和张根生的母亲交好,两家有意做亲。
她倒不反对,也无什么欢喜。
她晓得母亲看中张根生一把子力气,这些年没少为她家田间地头出力。
可谁也没料到,阿翠家不久就出了事,阿翠父亲在山上砸石,摔断了一条腿。
阿翠母亲没办法,把两个大点的女儿卖进了魏家大户做使唤丫头。
阿翠一去就和石子村断了信,再有消息来时,都说阿翠却是个命好的,才进了大户人家几年,就教那家的老太太看中,给了二少爷做姨娘。
只有阿翠自己晓得,这个命到底是怎样个“好法”。
那二少爷是个瘫子,半身都萎缩发臭了。
院里原先正经二少奶奶,不待见这样的丈夫,别说伺候,常常连个好脸色都不给。
院里的丫头都知道这二少奶奶心里又恨,常常变着法折磨二少爷,叫口水,半天让人给上滚烫的,二少爷说烫。
二少奶奶便把眉一皱,让人换冷的。
且是井里刚打的,三九天,二少爷端在手里,像结了冰似的。
也有多事的人告到老太太那里去,二少奶奶便帕子一抛,哭哭喊喊起来,说当初是魏家的人骗了她家,上门的和拜堂的压根不是一个人。
她家远在北方,愣是教这一家黑良心的拿捏死死的,就欺她一个女人走不了远路。
话闹得难听,二少爷随病却是读书人,娶妻的事,他也是被包办的,他虽没想过害别人家姑娘,但当时喜轿已经进了门,他硬着头皮成了这亲。
却从未料到,是这样结局。
二少爷默默受着,几次寻死,救回来又是老太太儿啊儿啊的哭。
后来老太太便让人从乡下买了两个丫头回来,一个是喜梅,一个便是阿翠。
专门为二少爷买。
老太太观察一段时间后,喜梅人精明算计,很快就认了主,和二太太搞好了关系。
只有阿翠,老实,本分,勤勤恳恳守着二少爷,端茶递水,总是带着微微笑,绝不露一丝旁人那些眼神。
老太太就问也没问,做了主,把阿翠给了二少爷做姨太太。
阿翠稀里糊涂,也没资格拒绝,上了粉红轿,教人意思意思的从丫头住的院抬到了偏房。
正经的二少奶奶没少给阿翠立规矩,除了伺候二少爷,阿翠还得一大早起来先伺候二少奶奶。
晚上,阿翠从没和二少爷单独过个夜。
倒不是二少奶奶从中作梗,只是二少爷的病,经不得折腾,下地走都是问题,更别说其他的。
二少奶奶到了晚上,对阿翠的恨意便少几分,更多的是嘲讽,讥笑。
她总说阿翠,攀高枝也不会捡好的攀,偏捡了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过。
阿翠总不说话,蹲在二少奶奶腿边,低着头一下一下替她捶着。
直到塌上的熟睡,直到星月升起又褪下。
阿翠觉得,活着的分分秒秒,难熬都只在寂静夜晚。
如她,也如塌上的二少奶奶。
再后来没多久,二少奶奶就被老太太派的人,抓在了裁缝的床上。
魏家要拿她沉塘,到底她北边娘家的人赶来,好说歹说,把人带回了北方娘家。
没几年,二少爷也病重,临死前二少爷留下遗言,让老太太给阿翠提了正经二少奶奶的位置。
后来没多久,二少爷去了,留下阿翠成了寡妇。
但日子似乎变得好过些,阿翠凭着二少奶奶的身份,也分了家产。
身边留了个老妈子,一个小丫头伺候着过,在这偏弄堂,一过便是两年。
寡妇门前,来人很少。
尤其这样的雨天,天昏昏的,阿翠闷头想了会儿,到底念着她母亲和根生母亲那点好,不忍直接撵了。
阿翠叫老妈子去说,就说二少奶奶守着寡,不方便教外人进来。有什么事,你就站那说吧。
穿堂风吹过,根生冻得有些颤,屋檐只堪堪遮了他一个头。
半边身子都在雨里,他声音有点抖。
“老母亲病了,没钱捡药……眼瞧就要不行了。”
老妈子又撑伞回去,传话给了阿翠。
阿翠冷笑,为着钱的事。
她想也没想,一扬手就叫老妈子拿了点零散票子,去打发了根生。
老妈子举着伞出去,一会儿带着一身湿意回来说;“那汉子在门外磕头谢过了二奶奶,从蓑衣里掏出些干菜类的,放在门口。问二奶奶好就走了。”
阿翠轻嗤,一只手舀瓷碗的银耳嚼。
没滋没味的,满脑子怎么也想不起那时在乡下的根生,到底长什么样子。
也没过几年的事,这日子怎么就过得流水似的。
根生走后没过几天,天放了晴,日头当午的时候,老妈子又来唤说外头胡三少来了。
阿翠刺绣的针一下扎进指头,她含着手指,登登一气跑上楼,从柜子里找了件丝绒旗袍,水滴领,拿在身上比了比。
又觉刻意的鲜亮得不妥。
转手又取了件暗,又怕是寡妇,再穿这样暗,教人嫌晦气。
阿翠忽然想起,她第一次见胡三少,穿得还是一身孝衣,头上簪着白花。
那是二爷的葬礼。
来吊唁的一群人,谁都知道她身份低。是个买来的丫头,从姨太太做到的二少奶奶。
来客却故意都不以二少奶奶的正礼相待,总看她还和丫头姨太太一样,忙起来还使唤她做些递东西,倒茶的事。
|
|
|
|